第(1/3)页 老儒生坐在皇宫高墙之上, 对面是龙影卫统领,还有御马监征镇守太监,更后面则是看戏的一个个皇子还有无关紧要的宫女,妃子,小太监等。 同时,在老儒生的下方,赶来了一个个朝廷官员,其中有儒家门生官员,也有一个个学子。 这些官员都是诸子百家,还有三教九流中的顶尖人士,皇帝任命官员多是从世家子弟,还有诸子百家当中挑选。 这部分人一听说老儒生有治世三策,立马脸色正经起来。 有一个当朝大官,并且属于清廉之臣的中年人迫不及待的问道: “老先生,敢问您有何方式可以拯救赵国如今局势,我们这些后辈子弟,当洗耳恭听……”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,老儒生是不是找茬来的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站在生民的立场了,并且还是一个强大的武者, 他们这些当官的就不能摆脸色老儒生看,也不敢摆脸色。 赵国已经乱的不可开交,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怎么挽救修补赵国这一破船。 所有人都等着老儒生开口。 想看看这一位第九境的武者对天下有什么看法。 老儒生没有立马侃侃而谈,反而反问道:“诸位公卿大臣可知,当今天下为何会乱?” “不臣之士太多,愚昧者太多,还有他人的蛊惑,以及赵国积弱。”一个官员思考后喊道。 老儒生却是哈哈大笑,摇了摇头。 “赵国积弱?不不不,我们赵国,乱就乱在强,我们太过强盛了!” 赵国很强? 赵国要是很强的话怎么会乱? 龙影卫各大统领面面相觑,感觉这老儒生就是来开玩笑的。 见其他人嗤之以鼻的表情,老儒生不但没有生气,反而盘膝坐在皇宫高墙之上, 却是解释起来: “我们太强了。” “第一,地方宗族势力强大。” “同姓同宗的大族掌握武者,掌握一地命脉,往往振臂一呼,同族者便报团而上,撕打外人。” “新官员到地方就任,甚至需要依靠当地大族宗族管理当地百姓……” “第二,武道门派太强。” “赵国各地武道门派一个个武者来去自如,掌握兵器,匹夫一怒,便是血溅三尺,无视律法。” “往往一个门派的斗争,会导致大规模械斗,破坏大,影响大,当地生民苦不堪言。” “地方官府怎么管?他们这些人多,实力又强,有武者有刀剑,还会聚众斗殴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