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田王孙和夏侯建不同,对朝政不甚热衷,认为治经是治经,为政是为政,只有君上所行之事确实是乱政,才可以反推到灾异之上,借此给君上进谏。 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。 如果只要有天灾人祸,那么就归结于天子朝堂施政有误,那就是冤枉天子了,天子也就没办法在朝堂上理政了。 “朝堂之上到底发生了何事,我并不知晓,此事到如今,尚未有定论。”田王孙说道。 这就让夏侯建皱起了眉头,这是摆明了不想参与这件事情。 “哼,此事已经在长安传得沸沸扬扬了,田公为何还要说尚未有定论?” “正是传得沸沸扬扬,所以才众说纷纭。” “家伯此刻就在诏狱,难道还是假的不成?”夏侯建咄咄逼人地问道。 “世伯在诏狱里是不假,但是我听说,世伯确实也诋毁孝武皇帝穷兵黩武,是昏君。”田王孙分毫不让地说道。 夏侯建眼中阴沉,非常不悦。 “嗯?难道说得不对吗?” “孝武皇帝连年用兵,也是迫于匈奴对大汉的抢掠,如果匈奴不来,我大汉何必反击,更何况为政即使有失偏颇,但朝堂有朝堂议事的规制,怎可将我大汉先君蔑为昏君呢?”田王孙不卑不亢,迎着夏侯建阴沉的目光说道。 “这可是盐铁会议上诸位贤良文学定下来的,田公难道连此事都忘了吗?” “我田王孙未曾参加过盐铁会议,如果有幸参加,定会为孝武皇帝辩驳的,更何况,孝武皇帝晚年发了轮台诏书,定下了修生养息的国策,如果没有这一条,恐怕也不会有我大汉今日的打好局面。” 田王孙说完之后,其余三个没有说话的博士也都纷纷赞同,就像刘贺和霍光猜的那样,孝武皇帝有功有过,本就是一件有争议的事情。 有人诋毁,自然就有人拥护,这才正常。 此刻,随着时间的流逝,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,孝武皇帝纵使用兵频繁,但是仍是出于公心。 而且孝武皇帝也不只有武功,还有文治,怎可以一概而论。 更何况,孝武皇帝即使有功有过,也配得上这个庙号——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,难道就是有功无过,所以才被上的庙号吗? 既然如此,此事本就不应该横加阻拦;横加阻拦,不是出于公心,而是出自于私心。 有私心,那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。 今天四更一万字,这是第二更,第二更三分钟后。后两更在下午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